各位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會員朋友們,大家好
2022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謹代表台灣神經學學會和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向大家簡單介紹我們為了響應相關國際學會的推動與建議,所共同舉辦的一個的複合型活動「UniteforParkinson and Brain Health」。這個活動共有兩天,包含四個plenary sessions的學術議題和一個星期六下午的病友團體活動!
「帕金森氏病」,如此熟稔的名字,幾乎已經成為我們醫學志業中的日常。當病友們在帕金森的幽谷中緩步前行,我們虔誠盼望他們仍然能昂揚挺立,樂觀積極;因此身為醫者,埋首最新進的學術發展,汲取最有效的醫療技術,便是我能夠陪伴病友們走向光亮的最好承諾。
國際帕金森學會(IPMDS)把4月11日帕金森醫師的生日定為World Parkinson’s Day,鼓勵所有的member societies以UniteforParkinsons的hashtag推廣帕金森氏病的相關活動;而國際神經學聯盟(WFN),也以帕金森氏病作為探索Brain Health的重要主軸。
職是之故,我們將在2022年4月9日和4月10日舉辦一場標示為「UniteforParkinson and Brain Health」的活動;地點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10F 1001會議室,議程的安排將以臨床實務的觀點,介紹關於帕金森的最新學術發展,並且在4月9日下午舉辦帕金森病友會的活動。
議程如附件,簡單列舉如下:
Plenary Session I:What new concept we should have to approach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這一個session將分4個部份,探討目前在台灣最新的治療方式和國際研究中最有潛力與前瞻性的發展,包括了:(1)藥物治療;(2)神經影像;(3)基因治療;(4)可解釋帕金森臨床症狀與引領治療方向的神經生理學。
Plenary Session II:Video session to illustrate what is the diagnosis for the patient in front of us
我們將透過實際的視訊影像提供動作障礙疾病的症狀分析,思辨邏輯,並討論診斷演算流程和臨床路徑結構。
Plenary Session III:The most frequent trouble we face in daily practice when treating PD?
在這一個部份,我們將探討帕金森病人在臨床實務上最困難處理的議題:(1) 失智症狀的鑑別分析與治療選項;(2) 睡眠障礙的診斷與處理;(3) 步態異常的藥物、復健與可能的神經調控;(4) 吞嚥與語言障礙的評估與可能治療。
Plenary Session IV:Update on neuromodulation therapeutic of Parkinson’s disease
我們將探討目前台灣使用中的神經調控技術,DBS和Focused ultrasound。包括了:(1) 最新的DBS發展技術與可能的新適應症;(2) Closed loop的理論在DBS的實際應用成果;(3) 高強度超音波的臨床應用現況,(4) 低強度超音波的可能發展。
這四個Plenary Sessions,我們努力涵蓋了帕金森氏病臨床治療最有未來可能性的發展進程,我們相信,您一定能有得之於心的盎然收穫,希望能在您的臨床實務中展開更進一步的視野。
您的參與,是我們努力規劃最大的欣慰 歡迎您
台灣神經學學會國際事務委員 陳柔賢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 林祖功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 胡朝榮